一、专业概况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设立于2021年,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救死扶伤精神,具有“尊老、爱老、敬老、护老”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保健调理师、健康照护师等职业领域的老年保健、老年健康照护岗位群,能够从事老年人健康评估、健康照护、康复保健、康乐活动策划组织和养老机构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40名学生已顺利毕业。
二、师资队伍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现有师资40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市康养医院、承德市寿康康养中心技术能手、护理骨干20人作为外聘教师。教授2人,副教师22人;博士、硕士3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75%,双师型教师3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86%。
三、实训实习基地
(一)校内实训室
校内建有高仿真实训中心包括老年健康促进实训室、老年康复保健实训室、老年康乐活动策划组织实训室、老年健康照护实训室 、智慧养老实训室实验、实训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能够满足实验实训教学需求,实验、实训指导教师,能够满足开展基本救护技术、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基本健康照护技术、老年人康复保健技术、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沟通技巧、老年人康乐活动策划组织、智慧养老管理等课程实验、实训活动的要求,实验、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二)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方面,本专业主动出击,广泛联络,“招贤纳士”,牵头组建联合体,由学院牵头成立承德市健康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简称职教集团),依托职教集团,作为牵头单位,与京津冀高精尖段20余家养老企业、协会联合成立了“京津冀康养人才产教协同联盟(二级学术组织)”,充分发挥联盟作用,整合联盟成员单位优势资源,与联盟成员单位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定期开展岗位标准和人才需要调研,按照不同企业不同人才需求标准,为每个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模式(一个企业一个模式--按企业需求开展冠名班、订单班、提前就业班等多形式校企合作),比如与承德市康养医院、国康秦皇岛医养康养老中心、青岛国金中医院医养中心、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寿康康养中心、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中心等均有合作。2024年初,将泰康之家纳新为“京津冀康养人才产教协同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此外,本专业实施“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首届泰康班于2024年10月开班,现已有14名学生已经顺利进入泰康之家.燕园以“准员工身份”开展顶岗实习,将于2025年3月提前就业,实施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此外,开创“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做导师,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以上企业及单位均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规范的带教模式;师资力量强,保障学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确保学生实践技能与主要专业素养的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人才培养特色
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企业与学校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制定、专兼职教师的互聘互培互用的双元育人格局。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实践导向、任务引领”的理念进行改革,重视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的技能训练与实际岗位工作的一致性,创设仿真或模拟的工作情境,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引领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性地开展企业实践性教学,从第二学期开始每个学期进养老机构进行不同学时任务的教学见习活动,第五学期完全到养老机构定岗实习,利用专兼职教师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共上一门课、同上一堂课),共同管理学生,采取多元化考核体系,使学生早实践、多实践,实现课堂与见、实习地点一体化工学交替、校企深度和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自2021年招收专科生至今,已招收学生150余名在校生,学生动手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多次获得大奖,每年新生录取率均为100%,报到率均在90%以上。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是一份服务夕阳的朝阳专业。FUN乐天使官方网站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欢迎你的加入!









